新華社客戶端哈爾濱6月30日電(記者楊思琪)記者從哈爾濱工程大學了解到,6月30日,該校自主設計研發的數字孿生智能科研試驗船“海豚1”成功交付并首航,從山東蓬萊出發,沿途開展數字孿生系統測試、船舶智能設備性能驗證等多項試驗。
依托建校70年來船海學科雄厚的技術積累,該船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聯合校內多個學院自主研發,實現了船舶總體、動力、電力、推進、導航、操控、感知等一體化系統的可靠性設計,在工信部、科技部和青島西海岸新區、古鎮口核心區等相關方面的支持下,委托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建造完成,歷時3年之久。
“‘海豚1’得名于高智商的‘海上精靈’海豚,具有超強聽力和視覺,可以說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該項目負責人、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夏桂華介紹,該船長25米、排水量100噸,船上安裝了全景128線/2海里激光雷達、360度全景紅外視覺系統、聲號識別等多款新設備,裝備了光纖慣導、北斗船用導航等定位系統,集成了固態雷達、GNSS-R海浪監測設備,構建了船舶航行態勢智能感知系統,能夠在2海里距離內精確探測水面以上0.5米的微小目標。
為讓各個系統協同配合,團隊提出多源信息融合與協同探測技術,為船舶全天候、全方位提供航行環境變化的三維重構信息,能夠在雨天、霧天、黑夜等不利條件下安全航行。
“人在岸上開,船在海上行。”夏桂華介紹,“海豚1”裝備了船舶數字孿生系統,通過船舶數字建模、虛實實時交互、船岸鏡像等船舶數字孿生技術,在位于千里之外的哈爾濱智能船遠程操控中心,就能做到遠程操控駕駛,還可以實現無人自主駕駛。基于數字孿生的船岸共享健康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為船舶發動機、推進系統、導航系統等進行健康體檢。
“我們要打造一座海上的流動實驗室,為我國船舶智能系統與設備迭代升級提供科研平臺和試驗環境。”夏桂華說,未來將為“海豚1”配備無人機和水下潛器,進行水下、水面和空中目標的跨域協同探測,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