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海油服順利完成國內首個拖纜高精度地震采集項目“惠州34地震采集項目”。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標志著拖纜采集獲取超長偏移距的相關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惠州34地震采集項目”是國內首個使用拖纜雙船施工,以采集處理一體化思路,實現高密度、高分辨及超大偏移距采集模式的作業項目,發展了定制化的二次三維地震采集設計理念,拓展了拖纜地震采集作業新業務。
深耕靶向目標
精準制導解決地質難題
惠州34工區緊鄰惠州26富生烴洼陷及南海東部最大的油田流花11-1油田,是油氣運移的必經之路,勘探潛力巨大,但工區內廣泛分布的高速灰巖非均質性較強,橫向厚度、速度變化極快,是制約該地區巖性精細勘探及構造落實的首要原因。自2020年起,中海油服在該地區開展采集可行性研究工作,在經歷了長達兩年的資料重處理分析、采集試驗等一系列工作后,最終確定了在精細速度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小面元高分辨率成像的攻關思路,讓該地區的采集實施見到了一絲曙光。
精細的速度分析需要使用超長偏移距記錄的回轉波信息配合FWI(全波形反演)進行速度更新,由于船舶的拖帶能力有限,傳統的三維拖纜采集很難實現超過10km的偏移距。中海油服通過技術創新攻關,提出雙船拖纜前后源高密度地震采集模式,解決了拖纜采集作業的局限,堅定了客戶深挖該地區勘探潛力的信心。
踏實技術攻關
為創新方案實施保駕護航
雙船聯合采集的思路確定后,如何將其從理論變為現實又是一個大難題,要想將這個創新想法落地,需要解決諸多困難:雙船震源如何進行編碼響炮、雙船地震數據混疊及分離如何實現、非受控震源對應的定位數據如何獲取,這些都是將創新想法落地的攔路虎。面對重重困難,物探研究院組建超長偏移距拖纜技術攻關小組,在已有生產科研及重大專項成果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創新,提出雙船變炮密度采集、雙船F-KK域高精度混疊數據分離及基于解析比例算法的非受控震源定位預測等技術,掃清了雙船超長偏移距采集實施上的障礙,使科學技術的創新想法得以真正落地。
依托創新翅膀
開啟拖纜地震勘探新篇章
隨著近年來國內海域地震勘探逐漸轉向復雜小構造、特殊地質體、針對性目標的二次勘探,傳統拖纜采集擅長的大面積高效地質普查越來越難以滿足客戶的勘探需求。雙船超長偏移距采集方法的創新,使拖纜采集在南海較深水地區巖性及復雜構造勘探擁有更多選擇,可以在二次三維勘探戰場上承擔更為重要的角色。接下來,中海油服將繼續聚焦地質需求,以技術創新為己任,不斷升級地震勘探服務水平,為增儲上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