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上6點半左右,全球首個漂浮式風漁融合項目“國能共享號”平臺平穩抵達莆田南日島海上風電場水域,它將在此“落戶安家”,現場安裝過程預計需要3天左右時間,期間莆田海事局派出“海巡08528”輪現場警戒護航,確保平臺安家工作順利進行。
漂浮式風漁融合項目“國能共享號”平臺是全球首個深遠海浮式風電與養殖一體化設計項目,被列入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該平臺主要由“漂浮式風機+養殖網箱”組成,具體包括浮式平臺、4MW風機、系泊錨固系統等。浮式平臺為三立柱半潛式結構,形狀為正三棱柱,立柱間邊長70米,立柱高28米,設計吃水14米,養殖水體容積約10000立方米,可養殖1年期以上的中等魚苗。平臺系固采用9條長約431m無檔錨鏈,每個立柱連接3條系泊纜,保障風漁融合平臺在海上安全平穩生產運營。
“國能共享號”平臺在莆田水域安家過程主要分成兩部分,打好“地基”和搭好“海上建筑物”。前期已完成吸力錨筒及錨鏈的安裝工作,打好了“地基”。“海上建筑物”——浮式風機,已在平潭金井碼頭完成了的浮式平臺與4MW風電機組組裝工作,并直接拖帶至莆田水域。目前正在進行安家的最后環節——搭好“海上建筑物”,把浮式風機通過9條錨鏈與吸力錨筒進行連接固定,即海上建筑物和地基相連接的工作,這個環節預計需要3天左右時間。
為保障風漁融合項目施工全過程有序進行,莆田海事部門提供“一對一”水工專員服務,項目安裝前指導施工單位優化通航安全保障方案,高效辦理水上水下活動許可等業務。同時,在平臺吸力錨筒、錨鏈安裝、浮式風機整體拖帶、海纜敷設等環節施工期間,海事部門安排海巡船艇現場巡航警戒,運用船舶交管系統做好海上交通組織,播發航行警告,提醒航經該水域船舶注意避讓,并加強對施工船舶和船員的管理,確保該項目順利施工。
據悉,4MW風電機組滿載發電,一小時可以發4千度電,一天可以發9.6萬度電。該項目開創了海上浮式風機與漁業養殖融合的新模式,打造“水下產出綠色產品,水上產出清潔能源”的新局面,探索“海上糧倉+綠色能源”新路徑,為國家海岸帶地區可持續綜合利用提供依據,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