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建造的過程監督,是全面提升漁船建造質量和裝備水平的重要環節。近日,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正式批復同意山東省開展漁業船舶檢驗管理改革試點工作。作為試點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大型漁船建造監理試點工作也正式啟動。業內人士表示,推行漁船建造監理的新政策,將給漁船建造業務和監督檢驗帶來較大的影響。
監理必要作用凸顯
據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漁船建造監理是確保漁船建造質量,保障施工進度,維護船東合法權益,協調船東、建造單位、船檢機構等關系的重要機制。監理過程從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開始,直至漁船交接完成才結束。在建造施工階段,監理方不僅要做好原材料、設備、重要外購件的質量控制工作,更要對船體、輪機、電氣和重要試驗等施工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檢查。
漁船監理制度受到政策層面的支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國漁船檢驗人員少而檢驗量大的矛盾比較突出。據漁船建造企業反映,在前幾年的建造高峰期,有的地區由于檢驗力量嚴重不足、質量管控不夠規范,直接導致漁船建造質量低下。據了解,目前,作為漁船大省的山東省已建立57個漁船檢驗機構,驗船師人數達到540人,但是,在該省每年近7萬多艘漁船的營運檢驗、600余艘漁船的建造檢驗和120多家船用產品廠的30多萬件 (臺)及近萬噸原材料的產品檢驗工作面前,漁船檢驗人力明顯不夠。
同時,漁船裝備現代化也給建造檢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漁船改造升級的力度不斷加大,遠洋漁船大型化、自動化的水平持續提高,以玻璃鋼船體、新能源動力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不斷涌現,需要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檢測和監理服務。
監理現狀不容樂觀
實際上,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早在2008年就已開始試點開展漁船建造監理工作,充分發揮了這種機制在合同審核、質量把關、進度督查、溝通協調、規范執行、試驗檢驗等方面的作用。目前,該協會已先后批準成立了19家具備資質的監理機構,監理員、監理師、高級監理師隊伍逾200人。
不過,船東對建造監理接受度不高。據了解,船東要聘用規范的監理公司,必須支付相對較高的監理費用,一般在漁船造價的1%~2%。為降低造船成本,很多船東沒有借助正規的監理服務確保造船質量,而是委托具有一定建造工程經驗的技術人員擔當船東代表的角色,而雙方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責任。只有在一些重大漁船建造項目中,建造監理業務才開展得相對較好。例如,山東省首艘66米電推漁船的建造全程都得到了有力的監理服務。
另外,漁船建造監理能力建設也存在諸多不足。從行業管理方面來看,很多地區缺乏對漁船建造監理機構的認定、管理辦法、內部工作質量控制制度等,不利于規范漁船建造監理工作的開展。從監理市場方面來看,很多地區具備漁船建造專業監理能力的機構很少甚至沒有。現有的監理機構則規模小、實力弱,難以保證漁船建造監理的服務質量。
多方合力前景看好
試點工作為改變這種局面提供了契機。《山東省漁業船舶檢驗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簡稱《試點方案》)提出,改革試點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探索推進漁船檢測社會化、市場化的有效路徑,以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將專業技術性強的檢測工作轉由具有能力的技術支撐單位承擔。據悉,該省主管機構將選取不少于4艘船長大于等于45米的新建海洋漁船,開展建造漁船技術狀況檢測評價試點。通過招標,由中標單位負責漁船建造檢測并出具檢測評價報告,以此作為漁船檢驗管理機構簽發有關證書的依據。《試點方案》還對監理(檢測)資質、機構和人員職責、工作流程、監督管理措施等進行了明確。
山東省將在國家船舶檢驗局撥付的試點經費中,安排120萬元用于漁船建造檢測試點,試點工作完成后,由省政府財政購買服務來保障經費。漁船行業相關人士認為,對大型漁船進行建造監理將是大勢所趨。今后,可能采用政府補貼和船東支付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這種檢驗管理的新模式。
漁船建造監理的推行也得到了行業的廣泛支持。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于今年4月在南昌召開了船舶建造監理工作研討會,探討如何規范建造監理、促進監理工作標準化管理。8月,由該協會組織編寫的《船舶建造監理規范》(簡稱規范)正式發布。《規范》要求監理人員采取現場“巡檢”或“旁站”檢查的方式對建造過程進行監理,對發現涉及船舶質量、進度、造價等方面的問題,嚴格按相關程序要求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