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是我國具有優勢的傳統產業。全球每產生十張造船新訂單,其中就有六張流向中國。當前,我國船舶制造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正在以持續的技術創新,加速邁向中高端。
當記者來到大連這家造船廠時,企業承建的國內首艘無人駕駛船正在加緊進行設備安裝和功能調試。別看船體噸位不大,但它卻擁有一個“超強大腦”,能夠實現自主航行和停泊。
研發人員告訴記者,和汽車的無人駕駛相比,船舶在海上會遇到風浪和洋流,情況要比陸地復雜得多,研發難度也直接跳了好幾級。
為了適應全新的現代船舶制造體系,團隊組成也煥然一新。在這個平均年齡不到40歲的研發隊伍中,不少人實際上來自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跨學科專業,研發團隊還新設了一個智能主管的崗位,專門統籌協調多個智能系統。
不僅“含新量”在提高,造船業的“含綠量”也在悄然上升。這些新加裝的屋頂光伏和新型儲能電站為船廠輸入更多綠色電力。眼前這艘巨輪,因為配備了全球最大的B型液化天然氣燃料艙,它可以減少20%以上的碳排放和100%的硫氧化物排放。這個造船廠今年正在設計的18個船型里,綠色船舶的數量超過一半。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我國造船業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均位居世界第一。全球綠色動力船舶中,我國新接訂單份額已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