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出現負增長,直接導致世界航運業陷入困境。韓國最大的航運公司韓進海運此前申請破產保護,而全球最大的航運巨頭——馬士基也陷入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困境之中。航運業將如何自救?
目前全球航運業正在經歷艱難時刻。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航運業遭遇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危機,而且短期內幾乎沒有扭轉頹勢的跡象。
路透社記者 喬納森:如果你想看看航運業的晴雨表,那么位于倫敦市中心的波羅的海航交所就是最好的選擇。波羅的海航交所成立于1744年,當時航運業還是英國人的天下。現在航交所已經發展為一個全球性的交易平臺,為全世界的企業提供航運相關的數據和信息。
據路透社報道,與2008年的峰值水平相比,目前全球商品運費已經下降了95%。我們可以從一個更直觀的角度來觀察這一變化對整個行業的影響。與2014年相比,同樣一艘船將鐵礦石從澳大利亞運到中國所需的費用減少了一半以上。盡管油輪的情況稍好一些,但集裝箱運貨船的情況并不樂觀。九月,世界第七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韓進海運申請破產。有超過100艘船被困海上,無法卸貨。
波羅的海航交所首席執行官 杰里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船舶供給過剩導致的。在2008年經濟危機發生前后的一段時期里,人們認為散貨市場對貨物運輸的需求會繼續迅速增加。因此出于多方原因,船廠增加了船舶的生產量,從而導致市場供給過剩。馬紹爾群島登記處工作人員 瑞馬奇:行業內會引入一些新規定,或將因此淘汰一批舊船。我們希望隨著舊船被淘汰,供給過剩的情況會有所緩解,從而帶來運價的上漲。
與此同時,各個航運公司都在組成聯盟,從而削減成本。比如在去年,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就和地中海航運公司達成協議共享船只,包括在很賺錢的亞洲至歐洲的航線上。這些航運公司聯盟也在瞄準亞洲貿易。亞洲地區目前占到世界GDP約三分之一,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上升。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局面會加強港口之間的競爭,他們會竭力滿足正在建造的那些新的,運量超大的船只。
IHS公司海運和貿易分析師 克雷頓:這些航運船只越來越大,所以必須擴建和投資港口,讓這些船能夠停靠。并不是所有的港口都有這些錢,都有相關配套基建,以及用來存放貨物的腹地。
為了吸引客戶,企業也更看重技術升級。英國最新的集裝箱港口,倫敦口岸碼頭,大部分供應鏈都實現了自動化。不過機械自動化創新是一方面,當貿易和資金捉襟見肘之時,將優勢轉化為利潤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