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8日,中遠集團、中海集團實施重組,成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遠中海重組整合是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歷史刻度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新標記,在中國航運界乃至全球航運界具有深遠影響。
“4個世界第一”和“6個世界前列”
金融危機以來,航運市場仍然沒有走出史上持續時間最久、程度最深的低谷。航運企業業績惡化、資產縮水、負債增加。船廠訂單稀少,很多全球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連續出現負增長。
“航運市場的變化已經不是僅僅停留在表象層面,也不是可以簡單用周期來解釋的。”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說。
改革重組后,中遠海運集團成為全球運力規模最大的綜合航運公司,規模優勢和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迅速實現了“4個世界第一”和“6個世界前列”。船隊綜合運力、干散貨自有船隊運力、油輪運力、雜貨特種船隊運力均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總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銷量排名世界第二;集裝箱租賃規模居世界第三;集裝箱船隊規模居世界第四;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穩居世界前列。
新集團改革重組工作龐雜繁復,兩集團總資產6100億元,員工近12萬人。今年1至6月,新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910億元,利潤91.74億元,初步體現了改革重組以后的整合效應。
“航運+金融”模式實現戰略轉型
2016年9月8日,作為中遠海運集團金融上市平臺,原中海集運正式更名為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集團金融產業集群正式組建完成。加上2016年6月2日在香港正式掛牌成立的中遠海運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集團金控平臺總資產合計1300億元。
“新的業務結構,使得重組不僅是規模上的合并,還是深層次的優化業務布局,對新集團未來抵御航運市場的周期性波動風險將起到積極作用。”許立榮表示,新集團依照“規模化、國際化、盈利性和抗周期”四個發展維度,確定了包括航運、物流、航運金融、裝備制造、航運服務、社會化服務以及互聯網+在內的“6+1”產業集群,并將優先發展全球集裝箱運輸、碼頭業務、航運金融和全球綜合物流。
許立榮介紹,本次重組整合,打破過去把航運主業作為不可逾越更改的一條線,打造了一個金融控股的上市平臺,從根本上提高了抗周期能力。
根據新的戰略布局,新集團將融合原中遠、中海兩大集團旗下優質金融資產,打造以“航運+金融”的業務發展模式,依托航運主業,發展多元化租賃業務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實現戰略轉型。
航運產業集群將作為新集團核心產業集群,重點在經營規模增長、盈利能力建設和全球化水平提升等方面著力發展。按照新集團的產業集群發展戰略,將碼頭和集裝箱運輸劃入一個事業群,并明確“以碼頭為點,以航線為線,以集運和物流為面,共同打造全球服務網絡”。集運、碼頭以及物流等板塊將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提質升級參與全球競爭
中遠中海重組整合是國家骨干航運企業提質升級、參與全球競爭的重大機遇。今年6月26日,舉世矚目的巴拿馬運河新船閘開通啟用儀式隆重舉行,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輪成為第一艘通過新建船閘的新巴拿馬型船舶,被載入國際航運史冊。
在新的發展藍圖指引下,中遠海運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布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興市場和戰略要地,新集團在國際航運業的行業地位及話語權已逐步增強。
在集裝箱航運方面,中遠海運集運與法國達飛、東方海外、長榮集團組成新的集裝箱運輸聯盟“海洋聯盟”,成為全球集裝箱航運三大聯盟之一,與由馬士基、地中海航運組成的2M聯盟形成抗衡。
今年3月28日,新集團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合作,將原來在新加坡港合資經營的兩個舊泊位,置換成該港區第三、第四期碼頭的3個至4個新泊位,成立合資公司經營,集團占49%股份,擴大了雙方合作規模。同時,新集團先后在海外購買了土耳其、荷蘭鹿特丹、阿聯酋哈里發和意大利瓦多集裝箱碼頭的股權,還正在與全球眾多港口與碼頭洽談,新集團碼頭業務的海外布局正在加快。
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俞曾港表示,今年2月20日,新集團啟動了海外網絡整合。經過重組,目前,中遠海運集團在境外設有歐洲、北美、南美、東南亞、非洲等10大區域公司,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15家控股企業。
“今后,新集團將以海外公司為載體,進一步推動集團全面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努力成為全球航運物流市場的有力主導者。”俞曾港說。
“4個世界第一”和“6個世界前列”
金融危機以來,航運市場仍然沒有走出史上持續時間最久、程度最深的低谷。航運企業業績惡化、資產縮水、負債增加。船廠訂單稀少,很多全球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連續出現負增長。
“航運市場的變化已經不是僅僅停留在表象層面,也不是可以簡單用周期來解釋的。”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說。
改革重組后,中遠海運集團成為全球運力規模最大的綜合航運公司,規模優勢和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迅速實現了“4個世界第一”和“6個世界前列”。船隊綜合運力、干散貨自有船隊運力、油輪運力、雜貨特種船隊運力均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總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銷量排名世界第二;集裝箱租賃規模居世界第三;集裝箱船隊規模居世界第四;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穩居世界前列。
新集團改革重組工作龐雜繁復,兩集團總資產6100億元,員工近12萬人。今年1至6月,新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910億元,利潤91.74億元,初步體現了改革重組以后的整合效應。
“航運+金融”模式實現戰略轉型
2016年9月8日,作為中遠海運集團金融上市平臺,原中海集運正式更名為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集團金融產業集群正式組建完成。加上2016年6月2日在香港正式掛牌成立的中遠海運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集團金控平臺總資產合計1300億元。
“新的業務結構,使得重組不僅是規模上的合并,還是深層次的優化業務布局,對新集團未來抵御航運市場的周期性波動風險將起到積極作用。”許立榮表示,新集團依照“規模化、國際化、盈利性和抗周期”四個發展維度,確定了包括航運、物流、航運金融、裝備制造、航運服務、社會化服務以及互聯網+在內的“6+1”產業集群,并將優先發展全球集裝箱運輸、碼頭業務、航運金融和全球綜合物流。
許立榮介紹,本次重組整合,打破過去把航運主業作為不可逾越更改的一條線,打造了一個金融控股的上市平臺,從根本上提高了抗周期能力。
根據新的戰略布局,新集團將融合原中遠、中海兩大集團旗下優質金融資產,打造以“航運+金融”的業務發展模式,依托航運主業,發展多元化租賃業務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實現戰略轉型。
航運產業集群將作為新集團核心產業集群,重點在經營規模增長、盈利能力建設和全球化水平提升等方面著力發展。按照新集團的產業集群發展戰略,將碼頭和集裝箱運輸劃入一個事業群,并明確“以碼頭為點,以航線為線,以集運和物流為面,共同打造全球服務網絡”。集運、碼頭以及物流等板塊將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提質升級參與全球競爭
中遠中海重組整合是國家骨干航運企業提質升級、參與全球競爭的重大機遇。今年6月26日,舉世矚目的巴拿馬運河新船閘開通啟用儀式隆重舉行,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輪成為第一艘通過新建船閘的新巴拿馬型船舶,被載入國際航運史冊。
在新的發展藍圖指引下,中遠海運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布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興市場和戰略要地,新集團在國際航運業的行業地位及話語權已逐步增強。
在集裝箱航運方面,中遠海運集運與法國達飛、東方海外、長榮集團組成新的集裝箱運輸聯盟“海洋聯盟”,成為全球集裝箱航運三大聯盟之一,與由馬士基、地中海航運組成的2M聯盟形成抗衡。
今年3月28日,新集團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合作,將原來在新加坡港合資經營的兩個舊泊位,置換成該港區第三、第四期碼頭的3個至4個新泊位,成立合資公司經營,集團占49%股份,擴大了雙方合作規模。同時,新集團先后在海外購買了土耳其、荷蘭鹿特丹、阿聯酋哈里發和意大利瓦多集裝箱碼頭的股權,還正在與全球眾多港口與碼頭洽談,新集團碼頭業務的海外布局正在加快。
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俞曾港表示,今年2月20日,新集團啟動了海外網絡整合。經過重組,目前,中遠海運集團在境外設有歐洲、北美、南美、東南亞、非洲等10大區域公司,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15家控股企業。
“今后,新集團將以海外公司為載體,進一步推動集團全面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努力成為全球航運物流市場的有力主導者。”俞曾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