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航運業正迎來艱難蛻變。盡管未來的前行之路依然坎坷,但新的征程中,依然充滿希望。
從前不久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的獲取的信息來看,未來中國的水運行業依然有不少發展機遇。在此,小編整理了一些2017年中國水運發展的重點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鴻運當頭!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蘊藏機遇
一是大力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暢通物流大通道,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江海直達運輸,啟動第二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申報工作。支持“互聯網+”交通運輸物流新業態,引導支持平臺型物流企業和企業聯盟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推進實施快件“上車上船上飛機”工程。
二是著力提升客運服務質量效率。加強鐵路、公路、水路、民航聯程聯運。推進客運線路資源配置和道路客運價格管理改革,規范長途客運接駁運輸管理和包車客運發展,探索發展節點運輸。推進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建設,研究制定促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的政策意見。
三是加快運輸裝備升級。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和海運老舊運輸船舶、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實施中資“方便旗”船回國登記政策,推進國輪船隊建設。
關注水運投資重點才能寫好“水文章”
2017年,政府將積極推進水運建設。推進“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推進內河集約化、規模化港區和沿海港口大型綜合性港區、專業化碼頭建設。三是加強一體銜接的綜合客貨運樞紐建設。新建一批有效銜接各種運輸方式的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加快貨運樞紐(物流園區)網絡化布局和設施改造,加強重要港口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四是著力打造“品質工程”。加強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監督制度建設,組織實施工程建設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啟動“品質工程”示范創建。五是強化管養服務。加強國家重要航道資源保護,做好長江干線航道、界河航道和西江航運干線、京杭運河等內河高等級航道、船閘養護管理。
跟著國家“戰略”走
一是繼續推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聚焦6大走廊交通主通道,推進境內骨干通道和樞紐建設,加強口岸公路、界河橋梁等建設。加快構建聯通內外的國際運輸通道網絡,加強海上互聯互通和支點建設。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設施聯通平行會議。
二是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推進唐山港煤炭碼頭、京唐港區深水航道工程等建設。
三是加快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提升航道通過能力,加快推進長江干線系統治理和支流高等級航道達標工程,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前期工作。提高長江航道維護尺度。加強港口集疏運系統建設,積極發展以港口為樞紐的聯運業務,加快推進航運中心建設。
新的投融資模式將帶來新機遇
政府將加快推進投融資改革。研究推進交通運輸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規范高效”投融資新機制。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前期工作及落地實施,推進交通運輸領域的政府購買服務。加快研究推進設立交通運輸發展基金。推廣區域港口一體化經驗,積極推進區域港口資源整合。研究推進郵輪運輸發展政策,做好自貿區海運政策復制推廣。
智慧交通里的“智慧財富”
一是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完善行業重點科研平臺布局和管理,切實推動協同創新,集中突破道路應急救援、長江黃金水道運輸能力提升等一批關鍵技術。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北斗導航、高分遙感等技術應用,推進實現基礎設施、載運工具等“可視、可測、可控”。
二是以信息化提升管理能力。加快建設完善綜合交通運行協同和應急指揮平臺,推進交通運輸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打造智慧港口,繼續實施E航海示范工程、船員口袋工程。推進行業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加快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平臺以及網絡風險監控平臺等建設。
三是發展“互聯網+”交通運輸。打造“暢行中國”信息服務,提供覆蓋城鄉的出行引導綜合信息服務。加強“互聯網+”新業態、自動駕駛等前瞻研究和政策儲備,支持鼓勵“互聯網+”新業態創新發展。
綠色是水運發展的永恒主題
按照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和污染綜合防治。制定綠色交通發展制度體系框架。推廣交通運輸重點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實施綠色公路和綠色港航建設典型示范工程,在港口、機場等重點領域推進電能替代,在水運行業繼續推廣應用液化天然氣(LNG)船舶。推進原油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工作。嚴格執行交通運輸裝備排放標準,推進汽車檢測與維護制度(I/M制度)建設,在京津冀地區開展試點示范。加強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及長江等水域船舶污染排放控制。開展船舶與港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沿海“碧海行動”集中整治。
“走出去”才有更廣闊市場
進一步加強與亞非、中東歐等國家合作,推動交通運輸裝備、技術、標準、服務全方位“走出去”。支持企業參與海外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經營,深度融入全球運輸鏈。積極參與行業全球治理。充分發揮在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萬國郵政聯盟、國際運輸論壇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的作用,加大應對海運溫室氣體減排等全球性重大問題的工作力度,深入參與交通運輸國際規則制定,加強國際組織人才推送,提升行業國際制度性話語權。四是推進國際運輸便利化。進一步完善雙、多邊國際運輸合作機制,推動中蒙俄、中哈俄、大湄公河次區域等過境和跨境運輸協定實施,完善國際道路運輸網絡。
從前不久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的獲取的信息來看,未來中國的水運行業依然有不少發展機遇。在此,小編整理了一些2017年中國水運發展的重點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鴻運當頭!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蘊藏機遇
一是大力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暢通物流大通道,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江海直達運輸,啟動第二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申報工作。支持“互聯網+”交通運輸物流新業態,引導支持平臺型物流企業和企業聯盟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推進實施快件“上車上船上飛機”工程。
二是著力提升客運服務質量效率。加強鐵路、公路、水路、民航聯程聯運。推進客運線路資源配置和道路客運價格管理改革,規范長途客運接駁運輸管理和包車客運發展,探索發展節點運輸。推進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建設,研究制定促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的政策意見。
三是加快運輸裝備升級。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和海運老舊運輸船舶、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實施中資“方便旗”船回國登記政策,推進國輪船隊建設。
關注水運投資重點才能寫好“水文章”
2017年,政府將積極推進水運建設。推進“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推進內河集約化、規模化港區和沿海港口大型綜合性港區、專業化碼頭建設。三是加強一體銜接的綜合客貨運樞紐建設。新建一批有效銜接各種運輸方式的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加快貨運樞紐(物流園區)網絡化布局和設施改造,加強重要港口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四是著力打造“品質工程”。加強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監督制度建設,組織實施工程建設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啟動“品質工程”示范創建。五是強化管養服務。加強國家重要航道資源保護,做好長江干線航道、界河航道和西江航運干線、京杭運河等內河高等級航道、船閘養護管理。
跟著國家“戰略”走
一是繼續推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聚焦6大走廊交通主通道,推進境內骨干通道和樞紐建設,加強口岸公路、界河橋梁等建設。加快構建聯通內外的國際運輸通道網絡,加強海上互聯互通和支點建設。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設施聯通平行會議。
二是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推進唐山港煤炭碼頭、京唐港區深水航道工程等建設。
三是加快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提升航道通過能力,加快推進長江干線系統治理和支流高等級航道達標工程,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前期工作。提高長江航道維護尺度。加強港口集疏運系統建設,積極發展以港口為樞紐的聯運業務,加快推進航運中心建設。
新的投融資模式將帶來新機遇
政府將加快推進投融資改革。研究推進交通運輸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規范高效”投融資新機制。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前期工作及落地實施,推進交通運輸領域的政府購買服務。加快研究推進設立交通運輸發展基金。推廣區域港口一體化經驗,積極推進區域港口資源整合。研究推進郵輪運輸發展政策,做好自貿區海運政策復制推廣。
智慧交通里的“智慧財富”
一是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完善行業重點科研平臺布局和管理,切實推動協同創新,集中突破道路應急救援、長江黃金水道運輸能力提升等一批關鍵技術。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北斗導航、高分遙感等技術應用,推進實現基礎設施、載運工具等“可視、可測、可控”。
二是以信息化提升管理能力。加快建設完善綜合交通運行協同和應急指揮平臺,推進交通運輸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打造智慧港口,繼續實施E航海示范工程、船員口袋工程。推進行業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加快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平臺以及網絡風險監控平臺等建設。
三是發展“互聯網+”交通運輸。打造“暢行中國”信息服務,提供覆蓋城鄉的出行引導綜合信息服務。加強“互聯網+”新業態、自動駕駛等前瞻研究和政策儲備,支持鼓勵“互聯網+”新業態創新發展。
綠色是水運發展的永恒主題
按照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和污染綜合防治。制定綠色交通發展制度體系框架。推廣交通運輸重點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實施綠色公路和綠色港航建設典型示范工程,在港口、機場等重點領域推進電能替代,在水運行業繼續推廣應用液化天然氣(LNG)船舶。推進原油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工作。嚴格執行交通運輸裝備排放標準,推進汽車檢測與維護制度(I/M制度)建設,在京津冀地區開展試點示范。加強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及長江等水域船舶污染排放控制。開展船舶與港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沿海“碧海行動”集中整治。
“走出去”才有更廣闊市場
進一步加強與亞非、中東歐等國家合作,推動交通運輸裝備、技術、標準、服務全方位“走出去”。支持企業參與海外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經營,深度融入全球運輸鏈。積極參與行業全球治理。充分發揮在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萬國郵政聯盟、國際運輸論壇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的作用,加大應對海運溫室氣體減排等全球性重大問題的工作力度,深入參與交通運輸國際規則制定,加強國際組織人才推送,提升行業國際制度性話語權。四是推進國際運輸便利化。進一步完善雙、多邊國際運輸合作機制,推動中蒙俄、中哈俄、大湄公河次區域等過境和跨境運輸協定實施,完善國際道路運輸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