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國際油價下跌以來,全球海工市場面臨斷崖式下行困境,高速增長的中國海工行業,日子不再像以往那么好過。在當前的背景下,我國海工企業的發展面臨哪些挑戰?又該如何面對?近日,多家媒體記者采訪了上海振華重工副總裁、振華重工海工集團總經理戴文凱。以下為采訪實錄:
1. 記者:當前全球海工發展面臨的基本形勢是什么?
戴文凱:自2014年6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直線下滑,當年即較年內峰值下跌超過50%。受油價暴跌影響,幾乎所有國際石油公司都縮減了2015年開支預算,平均下調16%。全球“海工”市場受其影響需求大幅萎縮。自2014年以來,無論是鉆井平臺、生產平臺還是“海工”船市場,均出現量價齊跌的態勢:累計成交各類“海工”裝備407座(艘),成交金額419.8億美元,低于2011-2013年年均650億美元的成交規模,世界“海工”市場持續近4年的增長速度幾乎被瞬間“按停”。
其中,印尼國家石油下調36%,中國海油、法國道達爾均下調了30%,美國的幾家石油公司也都下調20%以上。于是大量“海工”項目停滯,合同終止,“海工”產品閑置,“海工”裝備利用率明顯下滑。在當前嚴峻的市場形勢下,自升式平臺利用率已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位。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油價穩定在每桶70至80美元,投資人對‘海工’市場有信心,‘海工’裝備更新換代的需求會變強,目前大部分‘海工’裝備項目依然可以繼續運行。”“如果油價在60美元左右,就只有33.4%的項目具有可行性。”
2. 記者:作為一名海工企業的管理者,你認為當前我國海工企業發展面臨哪些困難或挑戰?
戴文凱:當前,中國海工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主要來自于四個方面:
首先是市場壓力。到2014年,中國已經成為數量上的全球“海工”第一大國。一方面,受國際油價低迷影響,海工裝備市場訂單總體下降;另一方面,中國海工產能相對低端,低端產能處于過剩局面。海工訂單主要集中在相對低端的海工輔助船舶、技術相對中端的自升式鉆井平臺,而在技術含量更高的FPSO(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等產品訂單上則鮮有涉及。
第二是技術能力的差距。西方的“海工”企業已經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磨練,而國內大多數企業大都剛剛進入這個行當,他們以前雖然也從事造船業務,但“海工”和造船在規范、技術等方面有諸多不同,這些會反映在產品的開發、設計、建造等技術領域的方方面面。“海工”企業要想走得遠,不僅要會“造船殼”,更要學會“造芯”,技術難題首先要突破。
第三是建造能力,就是在組織生產的過程中,讓技術和生產相適應的綜合能力。國內“海工”企業在剛開始生產“海工”裝備時,多數會出現返工的情況,原因就是習慣用造船的老思路去從事“海工”生產,最終造成很多不適應。比如“海工”的設備、配件比造船多,但空間卻很有限,如果再憑借造船的老經驗,一個零件裝上去,其他零件可能就沒有安裝空間了,結果就是返工。不僅延誤工期,還提高了建造成本。
第四是融資環境。在“海工”裝備生產中,很多船東在交船前付款的比例只有10%,極端的情況有些承建的“海工”企業甚至只能拿到1%。過低的首付款比例,一方面要承擔船東棄船的風險,另一方面“海工”企業進行融資不容易。特別是現在船舶行業被列入產能過剩的行業,銀行對船舶行業的貸款比較謹慎。
如果我們不能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的話,進一步發展將非常困難,一些企業可能尚未獲得發展機會,就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了。
3. 記者:面對困難,振華重工如何應對嚴峻復雜的海工市場形勢?
戴文凱:面對嚴峻的全球海工裝備市場形勢,和國內海工產業發展面臨的艱巨挑戰,振華重工出動組合拳,全力搏擊海工市場。
振華重工從2004年起進入海工領域,時間不長,但進步較快。目前,已經形成了海洋工程船、海洋石油平臺和海工核心配套件三大塊重點業務板塊。其中,工程船中的大型浮吊已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屬于第一陣營,海上鋪管船和部分核心配套件已經位于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世界第二陣營,逐漸成為世界海工企業的后起之秀。鋪管船方面,振華重工成為國內出口整船產品第一家;石油鉆井平臺方面,首座300英尺鉆井平臺“振海1號”成功交付,并在越南附近海域順利打出兩口探井。此外,深水飽和潛水支持船、三用工作船、風電安裝船等海工訂單的取得,也使公司海工產品實現了多元化。
海工市場具備“三高一強”的特征:利潤高、投入高、技術難度高,競爭強度大。要分享到這塊誘人的“蛋糕”,并不容易。面對現狀,振華重工發揮自身特點,實現戰略轉型。實踐證明,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振華重工在自主化、智能化的基礎上,搶占國際海工裝備制造創新的“制高點”,進行海工科技創新的一些成績和經驗。
一是,成立海工集團,打造專業海工“集團軍”
為了適應現代海工企業“專業化、規模化”的管理要求,振華重工從戰略上引領海工業務的發展,在今年7月份,在公司海工業務的基礎上,轉型升級,成立了上海振華海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海工集團的發展將圍繞五大業務進行定位。一是,高端海工產品,抓住機會,積蓄力量,實現鉆井平臺、鉆井船、半潛船等產品的新飛躍;二是,各種船舶產品,要對工程類、服務類、綜合類船舶進行標準化和系列化分類管理;三是,“大、重、特”型鋼結構產品,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四是,海工的核心配套件產品,要打造成為中國交建技術含量、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名片”;五是,海上能源類服務,形成規模和品牌。海工集團的成立,將進一步提升振華重工海工裝備的研發制造實力,實現海工業務產業鏈、價值鏈、管理鏈、責任鏈的有機統一 。
二是,不僅造“殼”,更要造“芯”
在海洋重工裝備領域中,海工關鍵配套件對于大型海工裝備來說,相當于電腦的“芯片”,不起眼卻又必不可少。但海工配套設備技術要求高,研制難度大,國產海工產品長期依賴進口核心配套件,中國海工配套設備自配套率低于30%,核心配套設備自配套率甚至不足5%,大量依賴進口,這制約了裝備制造企業朝高端發展。在這里舉一個我們親身經歷的例子,在振華重工做第一臺鉆井平臺時,曾就平臺的關鍵配套設備——鉆井系統向某國際知名公司詢價,但對方卻說,“請先打100萬元美元過來,作為預詢價費,如果采購則在設備費中扣除,如果不采購則作為詢價費不再返還”。這件事深深刺痛了振華重工的研發人員,更使我們明白,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多么重要。自此,我們加快了研發海工核心裝備的步伐,充分發揮在港機領域形成的機、電、液研發優勢,將其移植到海工裝備上,相繼研發多個海工核心配套件,為海工產品裝上了“中國芯”。
在鉆井平臺核心配套裝備上,振華重工大膽創新,攻克了四大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平臺升降系統,現已為近2年新開工的自升式平臺提供配套,產業化前景十分好;在平臺的另一核心裝備樁腿上,也已形成獨立成套裝備向市場出售。
振華重工的樁腿智能化焊接車間得到國家工信部海工專項和智能制造專項的支持;升降系統、鋪管船等核心裝備被上海市經信委列入高新技術產業項目。
三是,堅持不懈,推進“兩個結合”
第一,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標準化深度融合。公司現已成立“上海市海洋重工裝備工程研制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重點實驗室”,完成了“300英尺水深自升式鉆井平臺工程研制和信息化”、“海洋重工裝備的數字化樣機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等項目。目前,正在建設海上鉆井平臺裝備制造智能化焊接車間,將形成我國首條海工裝備核心部件的高效化、智能化、自動化和數字化焊接生產制造生產線,極大提高樁腿生產效率。2015年,公司以“基于大數據技術的起重機遠程服務創新平臺”入選工信部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試驗驗證”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項目,公司將以項目為依托,完成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基礎標準、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推動標準的貫徹實施,建立科學、完善的智能制造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滿足海洋工程裝備產品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等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的要求。
第二,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公司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合作創新的體制,成功攻關近百個科研課題,促進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目前我們正在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開發抓斗式挖泥船、水下機器人,與708所、711所、704所共同研發3000米鉆井船項目。
四是,著力“三個堅持”
第一,堅持資金投入到位。公司科技經費投入超過營業額的4%,近年來保持在8億多水平,同規模的裝備制造業企業中位居前列。主要用于:一是,投入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尤其投入產品的樣機制造。有些創新產品可以先生產后銷售。二是,投入不斷完善、持續改進,產品。三是,投入國家和上海市和公司自己的工程中心和實驗室等能力建設。四是,投入科技獎勵。公司堅持每年召開科技大會,對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給予百萬元級的獎勵。
第二,堅持人才投入到位。公司將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公司人才隊伍整體建設的重要內容,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機制,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公司通過培養儲備技術人才、合理布局人才專業結構、合理規劃人才需求規模、引進高水平科技人才等方面構建了科技人才保障體系,涌現出一批楷模,開創了活力迸發、人才輩出的新局面。目前,在海工研發方面,公司已成立海工研發中心,擁有海工研發人才400余人。
第三,堅持技術創新“不二過”。公司的發展離不開高技術人才,高技術人才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公司搭建的科技創新平臺。公司為高技術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科技創新舞臺,即“敢于使用新人”與“容錯機制”。對于新人,在公司“傳、幫、帶”機制的培養下,可直接參與設計工作,甚至被委以重任,充分施展才華。面對工作中的過失,公司對技術人員采取寬容態度,但要求“不二過”,提供了人性化的創新平臺。
危機之中蘊藏著機遇,當前嚴峻的海工宏觀發展環境,恰恰也給振華重工苦練內功,發展海工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公司將堅定海工發展戰略,打造海工裝備制造的民族旗幟。